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书法雅言》正宗观:晚明书坛捍卫传统的号角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6年 第3期22卷 184-186页
作者:叶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37 
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他注意到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相关因素如技巧、材料、鉴赏等,更为重要的是他抓住了书法艺术的要害规矩与天然,天资与学识,人书关系。说到底,书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德”,项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人书法反映的伦理思想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03年 第5期 141-144页
作者:白丽 叶梅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北京100039 
书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实用与艺术的分野。对于书法,有人以“翼卫教经”功用性作为书法的本质,将书统作为书法的根本属性并排斥书法的艺术性,也有人更看重书法的艺术性。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反映了儒家文艺教化的观点和儒家如何“成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前石砚与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6年 第2期 86-87页
作者:杨志恒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如果把笔意作为书法的审美特征之一,书法的审美发生问题即可沿两条路线进行寻绎:一是笔意,亦即笔法美的发生问题,它是随先民使笔弄墨的活动而开始的;二是文字,传统的作法是在考证文字的起源的同时,确认书法艺术发生的可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倪文东书法篆刻集评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03年 第2期 48-53页
作者:丛文俊 刘守安 董文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 沈阳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 
倪文东,笔名倪端。陕西黄陵人。一九八二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西北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太白印社社长。倪文东多年从事书法教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行书风浅议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3年 第12期 14-14页
作者:孟云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顾名思义,"流行书风"就是指在某一时期内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的书法风格.由此可以看出,这与当代流行书风的倡导者提出的"根植传统,面向当代,张扬个性,引领时风"的宗旨在理论上基本是一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汉字设计的美学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装饰》2005年 第11期 58-58页
作者:王鹏江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民间汉字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依附于民间美术品上的汉字,一是独立成章的可以称为“民间书法”的汉字。民间汉字设计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与愿望,它在审美理想、装饰特征和章法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美学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抄读”与“文从字顺”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3年 第1期 104-104页
作者:刘守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在中国书法史上,抄录古代典籍、诗文的书迹颇为人注目.古代文人书家的墨迹从文字内容方面来看有两类:一类是书写"自己"的文字,如自作诗文、信札、题跋等等;另一类是书录古人或时人的各类文字,如抄经、抄录古代典籍、诗文或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文化修养系列丛书”的编辑与出版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7期 184-197页
作者:刘洪彪 向世陵 刘恒 罗安宪 陆明君 潘善助 洪厚甜 郑开 何学森 丁四新 陈胜凯 朱天曙 虞晓勇 邓宝剑 许家星 祝帅 张冰 樊碧博 刘照剑 梁超中国书协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书协第七届学术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海书协驻会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北京大学哲学系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清华大学哲学系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不详 
本套丛书首批推出二十种图书,包括《明刻本法书要录》《宋刻本东观余论》《明刻本山谷题跋》《明刻本东坡题跋》《清抄本衍极》《清抄本重刻书法雅言》《民国铅印本寒山帚谈》《清刻本画禅室随笔》《清刻本艺舟双楫》《清刻本艺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门书派研究》五人评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5年 第5期 40-41页
作者:刘守安 郑晓华 黄君 刘宗超 朱天曙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向彬副教授《吴门书派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在书法界和书法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书评论纷纷,现将刘守安、郑晓华、黄君、刘宗超、朱天曙的评论节选刊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教育谈:研究生篇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3年 第7期 128-131页
作者:丛文俊 邱振中 王岳川 郑晓华 徐利明 侯开嘉 王元军 祁小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于1994年招收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而后相继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旨在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创作水平较高且发展潜力颇大的高端书法专业人才。就研究生教育而言,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科学的课程设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