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无法遗忘的精神家园——论牛汉诗歌创作与俄罗斯文艺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 第6期27卷 29-32页
作者:孙晓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00 
在牛汉的诗歌创作中,俄罗斯诗歌史上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诗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后者不仅潜移默化地融入其诗性品格甚至诗歌的艺术形式中,而且在后来的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诗歌内涵和诗学指向。我们可以通过选取牛汉1940年代和"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50卷 28-40页
作者:王利民 陶文鹏赣南师范学院江西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朱熹的山水诗因时因地因景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主要类型。"征鸿浮萍型"尚情而乡思绵邈,"空际虚堂型"尚意而冲淡闲静,"苍崖碧涧型"尚境而清幽野逸,"骋望遐观型"尚气而宏放高远,"寻春觅源型&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西方讽刺诗的文体风格及形态的差异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6期17卷 86-90页
作者:王珂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讽刺是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艺术,讽刺诗是源远流长的世界性诗歌体裁。中西方政治、文化及诗歌生态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西方讽刺诗在文体形态上的巨大差异。中国讽刺诗具有节制宽容的风格,嘲世的较多。西方讽刺诗直接尖锐,嘲人的较多。讽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古代汉诗讽刺的形态与风格
收藏 引用
《东方丛刊》2003年 第1期 208-222页
作者:王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10087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舒婷:女性诗歌的报春燕
收藏 引用
《诗刊》2023年 第3期 50-60页
作者:孙晓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古代女诗人的艺术成就并不逊色于男诗人,也开辟出独属女性自身的“才女文学”,不过,古代女性诗词话语或围绕“家庭”“闺房”“情爱”,而难逃闺阁文学的拘囿;或书写个人的遭际敏感的情思,而难以跳出个体的生存经验;生存处境与社会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生与超拔——论80年代以来牛汉的诗歌创作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3期 78-84页
作者:孙晓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现当代诗人队伍中 ,牛汉被称为“世纪常青树” ,其 80年代以来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愈老弥坚的趋势 ,并在众多“归来”诗人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对于牛汉而言 ,苦难的历史记忆不仅没有消磨他的生命意志 ,反而再次激活他的个性和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找灵魂与良知—邰燕祥在当代诗坛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第6期 117-120,126页
作者: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整合与析分——论新时期诗歌的演进方式
收藏 引用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3期21卷 78-82页
作者:张立群 王春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新时期诗歌是目前诗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不断产生论争的诗学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新时期以来的诗歌无论在分期和潮流演进上都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从“演进”的角度切入新时期诗歌研究过程,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严肃的“油滑” 积极的“解构”——《故事新编》的“油滑”试析
收藏 引用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 第1期10卷 13-16页
作者:王永 陈亮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是与《呐喊》、《彷徨》别样的,是鲁迅在艺术形式上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在思想内容上对历史文化传统更深入思考批判的艺术结晶。鲁迅在《故事新编》自谓的"油滑"是一种对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朵刺痛记忆的花——新时期以来绿原的诗歌创作
收藏 引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2期20卷 66-71页
作者:龙扬志 董慧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平顶山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平顶山467000 
新时期以来绿原对政治抒情诗的回避,反映了诗人立志于救赎自身的选择,因此他主要写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与积极进取的态度相关,他诗中“走动”的形象同时也是他痛感生命的美学体现。作为一个坚持终身写作的诗人,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