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在产业化潮流中坚持自我——贾樟柯在香港浸会大学的演讲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7年 第1期 27-34页
作者:吴晶 王桢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 
中国独立电影的困境1.什么是独立电影独立电影不应该只是一个姿态,不应该只是一件制服,甚至更不应该离谱地认为独立电影就应该是摄影机一直晃,就应该是曝光不足,就应该是不专业的录音,这都是某些作者的误解,也是观众的误解。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科技看香港武侠片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0年 第6期 69-73页
作者:卓伯棠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彭氏兄弟的恐怖哲学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7年 第2期313卷 41-43页
作者:伍希彤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 
鬼片一直是港产片中受欢迎的类型片种,但早期低成本的鬼片常以俗套的剧情加入喜剧、色情、功夫等元素混集而成,如“阴阳路”列。自2000年来,亚洲电影受日本恐阵新浪潮的刺激,香港市场上出现了多部风格化的恐怖片,如罗志良的《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身体与声音:华语歌舞片中的四种表演女性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0年 第3期 55-62页
作者:叶月瑜(Emilie Yeh) 唐宏峰(译)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 不详 
从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导演张石川,1931)到充满宝莱坞味道的幻想曲《如果·爱》(导演陈可辛,2005),在过去的70多年中,两岸三地生产了数百部包含歌舞内容的电影。这些歌舞片有的直接仿效好莱坞样板,有的是中国戏曲的华美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偶然的意义生成:信息演算与互动创造张力下的新媒体美学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 第9期37卷 92-97页
作者:邱志勇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电影电视系 
在互动装置类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大量使用信息科技,创作者亦透过计算机本身无法抓取、弹性的特质,结合作品中的互动特质,链接参与者、作品与艺术家三者之互动,藉此达到参与者与创作者对作品思维的流通。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于新媒体互动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文化分析的缺陷:以“文艺片”和“情节剧”概念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 第2期 81-91页
作者:叶月瑜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 
本文第一部分回顾电影研究领域对西方理论与亚洲文本之间关的跨文化分析争论,以及华语电影研究现存的一些跨文化分析问题。华语电影研究通常使用标准化的西方类型术语——情节剧(melodrama)——来分析华语电影中如家庭伦理剧、爱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绘制华语电影的地图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09年 第7期 19-25页
作者:鲁晓鹏 叶月瑜 唐宏峰(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较文学系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 不详 
华语电影是一个更加具有涵盖性的范畴,包含了各种与华语相关的本土的、民族的、地区的、跨国的、离散的(diasporic)和全球性的电影。语言与民族之间的不对等性与非对称性,表明当今世界华人在身体政治与文化连同方面既有联和统一,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