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高等教育中心"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全球多维大学排名:用户导向与多重维度的全球高等教育与科研排名工具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 第1期35卷 1-10,27页
作者:弗兰斯.范富格特 弗兰克.齐格勒 王楠特文特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91 
欧盟委员会开发的全球多维大学排名(U-Multirank)是一个全新的、立足全球的、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与科研系统透明度的工具,它致力于继承已有排名之优势同时规避已有排名之不足。U-Multirank遵循包括用户导向原则、多重维度原则、机构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心概念视域下的美国本科STEM课程设计——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1期48卷 128-135页
作者:洪志忠 程菁菁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STEM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跨学科素养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路径。基于核心概念的课程设计是美国本科STEM教育的重要特征。本研究结合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案例,回答本科理工科课程改革为何要基于核心概念、如何确定核心概念、如何基于核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收藏 引用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5年 第4期28卷 79-80页
作者:卡拉·A·葛德文 李彬波士顿大学国际高等教育中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通识教育,或者说全面教育,在全球诸多地区的普及率大幅度提高,诸如俄罗斯、印度、加纳、中国、以色列、荷兰、智利、孟加拉国以及巴西,这些地区以前通识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个趋势虽小却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旅游演艺的艺术表达与当代城市文化名片建设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 第6期 75-79页
作者:杨嵘 金妍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100124 
为了改善我国旅游演艺当前发展局面,丰富旅游演艺文化内涵,文章将我国旅游演艺与当代城市文化名片建设相连,以《印象》系列旅游演艺的艺术表达为例,通过对舞蹈语汇、山水实景、故事叙述的深入分析与探讨,挖掘其对当代城市文化名片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焦能力交付的跨学科项目式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 第5期 69-75,101页
作者:彭岷 刘惠 徐世中 黄廷祝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项目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互联网大幅降低了教学项目运行的门槛,但要保持系列化的项目课程的持续运行,对课程设计和教师团队仍有较高要求。本文首先综述建构主义提供的多种相关教学工具,总结了项目式教学的特征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北京理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看中美理工类高校艺术教育之比较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09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郭年华 贺春华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方向2008级研究生 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 
随着创建国内一流研究性大学目标的确立,北京理工大学逐渐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力度,自20世纪90年代成立艺术教研室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艺术团体及艺术设施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仍有很大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术殖民主义在行动:美国认证他国大学
收藏 引用
《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 第6期1卷 1-2页
作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 陈运超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重庆400014 
美国认证是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而设计的 ,它反映了美国学术系统的历史、规范以及价值观。作为一个学术超级大国 ,美国有义务不在全球滥用其学术强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收藏 引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年 第8期 23-29页
作者:徐艳茹 刘继安 苏林琴 徐铁英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491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100124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思政及国情教育中心广州511453 
基于对全国88家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调查,发现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具有贴近行业产业需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注重产教与科教融合的特征与优势,但是也存在培养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外部治理不够健全、内部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度与文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推进的协同路径
收藏 引用
《东吴学术》2024年 第6期 86-92页
作者:张根华 蔡瑞林常熟理工学院党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劳动教育中心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首先彰显了制度设计,同时需要充分发挥文化驱动的源动力。依据制度变迁与文化演进理论,可以发现制度和文化是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两条路径,两者彼此交融,并且任意单一路径都存在缺陷。下一步,需要采取制度与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规律特点与实施路径——杜卫教授访谈
收藏 引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3期39卷 90-94页
作者:杜卫 李制 郑欣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分会美育专业委员会 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其美育工作能否适应时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基本风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为高校美育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