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典型布局的进气道/导弹一体化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1年 第4期32卷 451-454页
作者:蒋妮 王永卫 凌文辉 王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北京10007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4 
对头部进气、颌下进气、二元(两侧)进气三种典型布局的进气道/弹体一体化性能进行了计算,就阻力系数而言,颌下及头部进气优于两侧进气,升力系数则恰好相反。头部进气的流量系数最高,颌下次之,两侧进气则最差。对不同布局的总压恢复系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双激波基准流场的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5年 第3期36卷 358-364页
作者:卫锋 贺旭照 贺元元 吴颖川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探索了一种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基准流场的设计新思路,基准流场由特征线方法设计的曲面压缩系统组成,包含一道入射激波和一道末端激波,消除了激波在内通道的连续反射。通过数值模拟对该设计思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SiC复合材料在鼻锥热防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13年 第9期30卷 109-112页
作者:聂涛 刘伟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在飞行器防热材料优问题的研究中,高超速飞行器鼻锥面临剧烈的气动加热环境,而目前的常用耐高温合金材料很难满足飞行器的防热设计要求,因而需要对鼻锥结构进行热防护。对鼻锥C/SiC复合材料热防护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湍流模型采用SST k...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乘波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 第6期28卷 1270-1276页
作者:贺旭照 秦思 周正 倪鸿礼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了具有直线初始激波、内收缩段消除激波反射、出口参数均匀可控的基准内锥流场.基于密切内锥(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OIC)乘波体设计方法,发展了一体化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吸收光谱法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来流质量的流量测量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8年 第8期26卷 1888-1895页
作者:许超 王辽 钟晨光 阚瑞峰 许振宇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100074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4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为实现冲压发动机地面直连试验中来流质量流量的测量校核,研制了吸收光谱法测量系统并开展了台架验证试验。首先,介绍了基于隔离段温度、流速测量计算质量流量的原理,针对台架试验环境适应性、长期工作稳定性问题,介绍了测量系统和光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动显示中的圆管畸变及其校正
收藏 引用
实验流体力学》2015年 第1期29卷 87-91页
作者:岳茂雄 解烽 张进 袁强 张龙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对玻璃圆管内的流场进行显示时,沿管径方向的光线成像存在畸变,使得圆管内流场显示的有效范围减小,必须进行校正才能得到圆管内流场更大的有效视场。通常采用和管壁焦距相反的柱透镜来校正管壁畸变。校正柱透镜的设计是关键,首先采用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密切曲面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设计和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实验流体力学》2014年 第3期28卷 39-44页
作者:贺旭照 周正 毛鹏飞 乐嘉陵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介绍了密切曲面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averider Inlet,OICWI)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对该型乘波前体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该型一体化乘波前体进气道完成了风洞试验研究。理论设计结果和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蒸发式值班稳焰的涡轮基组合燃烧燃烧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6年 第4期37卷 698-705页
作者:朱志新 何小民 宋耀宇 朱一骁 秦伟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6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4 
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TBCC)组合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首先设计了组合燃烧模型及相关的试验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工作模式下,进口速度系数、温度和油气比对燃烧燃烧性能影响的试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前体激波的内转式进气道一体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18年 第10期39卷 60-71页
作者:乔文友 余安远 杨大伟 乐嘉陵西南科技大学燃烧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绵阳62101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绵阳621000 
在腹部进气的乘波前体/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中,为使进气道捕获截面和唇口型线的形状与飞行器前体激波较好匹配,提出一种基于前体激波形状的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计算乘波前体流场并提取前体激波形状;其次,将进气道捕获型线(IC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2012年 第4期33卷 510-515页
作者:贺旭照 周正 倪鸿礼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0 
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了具有直线初始激波、内收缩段消除激波反射、出口参数均匀可控的基准内锥流场。基于密切内锥(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OIC)乘波体设计方法,发展了密切内锥乘波前体进气道(Os-culating Inward turning Cone W...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