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黄河流域主要汛情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瑞虹,刘建明,赵阳(黄委会防汛自动化测报计算中心郑州45000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防汛部门已先后配备了各种计算机,这为防汛信息自动化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就需要建立一种软件开发环境,使防汛人员能够...
摘要:黄河下游水情遥测系统一期工程建设与进展贺禄南,杨之岭(黄委会防汛自动化测报计算中心郑州450004)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黄河下游河道多变,洪水运行规律复杂,来沙情况不同,同流量下的水位、洪水演进速度、泥沙在河道中的淤积量等相差甚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
摘要:黄河防洪调度系统,是黄河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黄河防洪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半结构化的决策过程,防洪调度是整个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该系统在实时汛情信息处理系统、防洪工程数据库、地理社经数据库等外部系统的支持下,分析雨情、水情、工情实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暴雨、洪水预报,制定防洪工程运用方案,进行方案优劣及风险分析,为防洪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本文通过对黄河防洪调度决策过程和决策问题的初步分析,探讨调度软件系统在各个决策环节上的支持内容和支持方式,讨论预案与实时调度方案的关系、方案生成的基本思路以及专家知识的利用策略,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与专家系统(ES)相结合的总体逻辑结构。
摘要:鉴于1991年江淮大水教训和黄河下游非工程防洪措施薄弱的现状,自1991年9月开始,黄委会组织力量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现状和基础资料进行了调查、测量、收集和整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初步开发了黄河下游防汛技术基础三级数据库系统。本文对黄河下游防汛技术基础工作的内容及三级数据库系统开发的目标、原则、设计以及进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摘要:和其他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在收集自然地理数据方面具有速度快、宏观性强、精度高、可重复等明显优势,而大部分自然地理数据都可用于水文分析和计算。因此,随着遥感技术实用性的日益提高,它正逐步成为水文工作者收集数据的重要工具。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与水文学有关的遥感平台、传感器、电磁波段、遥感解译等基本概念和遥感数据在水文学中应用的特点;以J·P·富廷模型为例,展示了以遥感数据为基础的降雨径流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基本结构;结合我国当前遥感数据源的具体情况和近年来洪水遥感监测的实际经验,讨论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工作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
摘要:《黄河防洪防凌决策支持系统》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专题。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本系统开发的背景、策略、总体功能和逻辑设计以及所包含的信息查询、暴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估计和减灾策略、防凌决策支持等五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关键技术。研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摘要:着重介绍了微机视窗环境下建立三门峡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所建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摘要:1 十年建设回顾 近十年来,黄委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投资,围绕防洪决策和水利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发了一些计算机信息系统,从其开发目标来看这些系统分属于:1.1 数据处理系统(DPS)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