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中宣部文改办副主任高书生: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建设迎来2.0时代

发布时间:2016-07-05

  一、终端“倒逼”前端

  文化消费终端已经数字化,不仅新的文化消费终端都是数字化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而且传统的文化消费终端也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如电视机、电影院、剧场。文化消费终端的数字化,“倒逼”处于上游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实现数字化。

  数字化带给人们全新的消费体验,同时“倒逼”文化生产全链条数字化。运用二维码技术开发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相关联编码技术,可以使纸质图书“会说话”、“出影像”,带给人们阅读新体验,“倒逼”出版业数字化;数字电影特别是3D技术应用,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波”,“倒逼”电影业数字化;无镜立体显示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戴眼镜就能通过电视机、计算机和手机观赏到立体影像节目,产生梦幻般的视觉新体验,“倒逼”艺术创作生产数字化;“电子书包”超越了传统的课本模式,海量的与教材相衔接的音视频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具象化,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可以同家长一起通过“电子书包”借阅数字图书馆的图书、浏览数字博物馆的藏品、欣赏高清晰的纪录片,不仅为文化消费开辟了新途径,也为中华文明展示提供了新平台,“倒逼”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数字化不仅使文化消费跃上新台阶,而且推动文化建设跨入数字化新时代。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可以用崭新的表现手法展示中华文明成果;文化生产的数字化,可以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可以尽快形成覆盖广泛、传输便捷、互联互通的现代传播体系;文化消费的数字化,可以使文化消费更加便利、有效需求规模迅速扩大。文化数字化建设为我国文化产业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可为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开辟新途径。

  顺应这一趋势,《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包括在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各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

  二、激活文化资源

  2013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为文化工作提出了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即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把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化资源怎样才能“活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手段,那就是文化资源数字化。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主要集聚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公共文化机构,像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另一个是文化生产部门,像电影制片厂、出版机构、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电视台。

  近年来,公共文化机构的免费开放,使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与祖国的文化瑰宝近距离接触,与创造璀璨文化的祖先及贤人进行心灵对话,感悟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之根、之脉、之魂。与此同时也伴生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机构藏品众多,展陈的只占其藏品的很小比例,存在“看不全”问题;二是公共文化机构的展品年代久远,内涵丰富、深刻,专业性强,存在“看不懂”问题。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急需激活沉睡于仓库的藏品,让不说话的文化瑰宝“动”起来、“活”起来。

  文化资源数字化,包括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电台音频资料、新闻纪录片、老唱片、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修复和转化,这是提高中华文明展示水平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丰富文化的表现力、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的传播力。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非物质形态的,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文物,经过数字化加工整理,辅之以专家的权威解读,通过多终端的广泛传播,就会走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化馆,走进家庭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空间。到那时,中华文明成果随处可见,谁想不看也难。尤其是对于“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而言,更习惯于从络上获取知识,各种数字化移动终端更是年轻人的时尚标签。只有把中华文明成果转化为各种数字化产品,才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纳,悠久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才会被代代相传。

  三、发掘文化“金矿”

  近年来,我国文化资源数字化已有长足进展。自2001年起,国家启动全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历经十年,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已采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仅拍摄一级文物照片就有387万张。自1999年起,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开始对“台本”进行数字化录入,把编导拍摄纪录片时为每一个镜头写下的说明文全部数字化,自2012年起开始对以胶片形式保存的纪录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抢救时间跨度达百年之久的珍贵历史影像。“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图书馆”等实施多年,积累了诸如“会说话”的《清明上河图》等数字化产品。

  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萃取中华文化要素,分门别类标签化,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材库,“中华文化素材库”忠实于本体,具有本源性、真实性:对应于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原模原样”;对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原汁原味”;从影像中萃取,必须是“真人真事”;从艺术品萃取,必须是“真品真迹”。

  “中华文化素材库”是文化资源数字化催生的一座文化“金矿”,发掘这座“金矿”,文化建设就可以跨入2.0时代:

  ——在文化创作上,数字化文化资源的集成、集聚及展示和交易极大地丰富了创作素材,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缩短创作周期、避免凭空“杜撰”;

  ——在文化生产上,数字化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既盘活了存量资源、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技术和艺术的脱节,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植入文化的“根”;

  ——在文化传播上,中华文明成果以数字化形态呈现,顺应了文化传播多渠道、多载体趋势,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展示水平;

  ——在文化消费上,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无缝对接”任何文化消费终端,使文化消费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即时可得。

  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要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从需求出发,按需开发,有针对性地加工与目前需求相关的文化资源,为文化创作生产数字化提供素材和要素;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要同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从供给入手,以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生产部门已有数字化文化资源为基础,加快开发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广播电视传输络为载体,建设“电视博物馆”、“电视美术馆”、“电视图书馆”,通过电视机就能够尽情欣赏中华文明数字化成果,建立起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体系。

  四、贯通事业和产业

  目前,随着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广泛应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但文化含量反而没有能够相应提升,甚至出现了部分文化产品和服务过度娱乐化倾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回归文化本源,增强文化从业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文化产业牢牢植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当务之急是要贯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一方面文化企业缺乏文化素材嗷嗷待哺,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未被使用锈迹斑斑。文化资源大多数集中在公共文化机构,属于文化事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大规模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唤醒沉睡于仓库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化为文化素材,成为文化企业的生产要素。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2003年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十年改革过程中,也听到一些议论,说两者分不开,特别是到院团改革的时候,有人建议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搞一个准公益性的。不管如何议论,两分法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了。两分法做的是“扳道岔”的工作,别把事业和产业裹在一起,让文化产业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从而释放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区分开是为了联系上,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把事业和产业区分开了,不仅推动了国有文化单位的分类改革,也使二者的联系更紧密。事业和产业之间有很多联系的桥梁,如何把在文化事业体制下的文化资源,经过梳理、加工,源源不断地成为文化企业的生产要素,就是二者联系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公共文化机构不可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开发所谓的文创产品,加工、提前文化素材的价值更大,也更能体现公共文化机构的公益性。

  五、公共文化服务也要转型升级

  一提起公共文化服务,人们立即想到实体形态的公共文化机构,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数字化和络化催生了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终端,这些新业态、新终端都可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载体。除了传统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电视机以及手机、PAD等移动终端,都能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载体,都能够创造公共文化服务的虚拟场所和场景。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转型升级,甚至更迫切。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电视图书馆”项目,就是产业反哺事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电视图书馆”项目,广播电视传输络公司可以把数字化图书传递到每个家庭,电视机成了公共图书馆的终端,足不出户就可借阅上百万种图书。根据国际图联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为1.5册到2.5册,2015年我国人均藏书量只有0.61册。而“电视图书馆”项目一次性推送给有线电视用户的图书达一百多万册,每月更新100册新书。仅每个月的更新量,就使得人均藏书量超过国际图联标准的几十倍,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电视图书馆”项目,几百万册图书通过广播电视传输络传递,并且通过电视机可与手机、PAD等终端互联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更快捷、便捷,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实现“即时可得”的新境界,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无论使用何种终端,都可以即刻得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六、文化和科技融合不再是号召

  目前,文化已成为科技集成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一定要具体化:第一个要具体化的就是文化数字化建设,第二个就是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文化业态的更新换代。文化生产及再生产要跟上科技变革的步伐,在工艺、流程、材料等方面都需要革新,也需要更新技术和设备。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及渗透,是借助于文化装备这个环节实现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度必然通过文化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体现出来,文化装备制造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

  自2013年起,财政部会同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出版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实现出版业务的全流程再造,从采编到校对到排版最后到印刷,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都要达到全流程数字化。要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要进行设备更新,二是要推动技术升级。出版企业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就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站到数字化和络化平台上,与各种文化消费终端“无缝对接”。

  七、拥抱文化建设2.0

  文化数字化正在改变文化生产方式。文化建设2.0时代,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是根本性变化。

  先说创作。创作灵感的扑捉方式变了,过去画家肉眼看不到的纹理,经过数字化扫描清晰可见;文化的表现方式变了,创作者的表现手法也随之变化。过去拍摄影片因人物不在一条直线上,为突出某个人物就必须把另一个角色虚化。二维转三维,被虚化的角色就显得很不协调,色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艺术表现方式改变后,编剧、导演、摄像等也要重新适应。在创作环节还有一个很大变化,即创作素材丰富了。比如,如果把古建筑的影像数据采集、加工,变为文化素材库,创作者就很容易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创作的成果是作品,个别作品可以直接进入消费环节,比如美术作品,但大多数作品要经过生产环节才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建设2.0时代,文化生产也会发生了变革。文化生产的数字化,与文化创作的个性化,更容易对接,文化生产的张力更强大。文化生产的要素改变了,包括原材料、设备、工艺等都会发生改变。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和艺术的脱节,没有文化的根。文化建设2.0时代,影视剧拍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抠像,景和物可以分离,甚至演对手戏的演员可以不同时在场。文化生产的数字化,在舞台剧生产上也能表现出来,不只是表现在演艺设备(包括舞台机械、灯光和音响)方面,甚至有一天影视剧的一些元素在舞台剧上呈现出来。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重点也在生产环节。支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除了技术,还包括设备、工艺(流程),更体现文化生产特色的,就是文化素材库。

  文化建设2.0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式、渠道、载体,也都发生了变化。在文化传播环节,应当关注文化传播渠道。广电的两条渠道即广播电视传输络和电影院线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出版物发行的数字化改造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生产环节还没有数字化。

  文化建设2.0时代,文化消费的数字化走得最快,换句话说,文化再生产的消费环境已经被数字化包围,文化消费终端越来越便捷化、个性化。正是因为文化消费终端的多样化,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渠道、途径,反过来又对文化的传播、生产、创作提供了新手段。

  文化建设正在大步跨入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