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互联网+”:丰富博物馆参观体验有抓手

发布时间:2016-05-16

  “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在日前举行的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阐述在文博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博物馆人表示,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科研为支撑,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活”起来。

  随着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博物馆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展示,从内容到形式实现了全面革新,大众走进博物馆参观越来越便捷,获取文物知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的应用为智慧博物馆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快

  文博工作者告诉记者,时间倒退10年,那时博物馆工作环境多少有点“苦不堪言”:为了配齐展览的文物,需到库房打开堆满卡片与账本的柜子,翻开泛黄的纸张,上面字迹歪歪扭扭,有的还涂改过,找到了才算了解了文物的信息,很难想象这就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物的“身份证”。

  “信息技术未广泛应用的年代,博物馆藏品信息登记只能靠人工,工作量大,也容易遗失,后来是Excel表格,实用性不强,现在只需在电脑上登录藏品管理信息库,文物的文字介绍、图片、保存位置等都能看到,查找非常方便。”北京自然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健文说。

  对文物管理信息化的强烈需求,也成为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开端。“相较于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后,不少行业大都已拥有自己的络宣传平台,博物馆站才刚开始酝酿建设。”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芮英介绍,“建设好藏品管理信息库后,各博物馆开始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盘活,从最初的官、微博到微信,从只关注自身展陈水平提升到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博物馆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开放性和社会教育功能。”

  如今,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几乎体现在参观博物馆的每个细节:参观出发前,观众在上可确定参观路线,了解正在举办的展览信息;来到博物馆,通过扫描二维码和语言导览,了解文物的详细信息;参观完毕,在上购买其文创产品并通过微信写下感受。除了这些基本功能,一些博物馆开发的虚拟浏览让观众足不出户轻松游览。

  观众爱上展陈新技术

  今年4月29日,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通过互联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从前期单一制作文物数字档案,到建设成为集洞窟壁画高精度图像采集处理、彩塑三维建模打印、洞窟虚拟漫游、球幕电影制作等内容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敦煌文物从洞窟、博物馆中走出来,与世界“零距离”接触。

  通过大数据分析,敦煌文保部门可以通过用户访问的数量、时间、兴趣点,总结出观众的参观喜好,为今后的展览和开放提供依据。“数字化表现出观众对博物馆个性需求的满足,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发展方向是智能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当前的售票情况,根据人流情况安排出行;通过大数据,互联可以集合人的智慧,提出对博物馆有益的决策。”陕西文物数据中心主任邵小龙如是预测。

  登录陕西数字博物馆页,游客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上参观省内百余座博物馆,听专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截至2015年12月,该博物馆累计浏览量达70多万人次。今年初,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安装APP后可以用手机掌控整个弧形屏操作。在超大的触摸互动屏上,观众可与1000多件文物进行参观互动。

  信息化非“炫技”

  “新生事物要发展,要有大规划和顶层设计。今天,国家把互联新技术应用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我们就有信心继续做下去,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惊喜。”谈及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邵小龙很有感触。

  “信息技术将成为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使博物馆的整体面貌得到改变,借此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品质,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公众的精神家园。”孙芮英认为,再好的数字展示也取代不了博物馆作为物证教育场所的功能。数字博物馆建设不能单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搞“技术秀”,要充分考虑运营成本和传播效果,技术手段的应用要紧密结合展览主题和内容,关于博物馆知识的解读要准确清晰。

  “蒙娜丽莎几乎人人皆知,但每天还是有成百上千的人跑到卢浮宫一饱眼福。所以说,博物馆技术不管怎样发展都应该以物为主,隔着屏幕的体验不如走到博物馆亲眼看更真实。希望便捷技术的应用能够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面对面与历史对话。”李健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