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资本玩电影 不能突破诚信底线

发布时间:2016-03-14

  陆绮雯

  “朝阳群众”又出动了,他们发现,看《叶问3》的观众都爱坐第一排!可大家都知道,第一排的观影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叶问3》在中国内地上映短短三天,近5亿元的票房怒刷存在感,也引发“朝阳群众”的强烈关注。3月5日下午,有群众贴出北京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多个场次《叶问3》的出票情况,齐刷刷的第一排被买空。同一时间,3月6日该影城多个场次的《叶问3》出票情况如出一辙,中间的“黄金座位”没售出,前排后排都满座。先买走第一排的“垃圾座位”,被视作典型的刷票房行迹。

  3月6日凌晨1时,又有群众在微博贴出一张武汉中影国际影城(光谷天河店)的实时售票图,图中显示,该影城在0时56分开始,每隔10分钟排映一场《叶问3》,票价高达203元。

  “我不知道这5个亿的票房里有多少水分。照理说,《叶问3》在香港票房也达到6000万元,几乎是香港地区排得上号的卖座片了,但当地对此片的影评甚少,这很奇怪。”业内人士娜娜(化名)说,她是拿着赠票去看的,一同观影的几乎都是赠票观众,放映厅上座情况稀稀拉拉。

  事实上,从《捉妖记》、《港囧》到《美人鱼》,随着国内电影票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屡创新高,几乎每一部高票房大片都会露出足以被质疑“刷票房”的蛛丝马迹,电影产业中的“金融炼金术”也日益浮出水面。有的造假欺瞒市场的手段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娜娜透露,当热钱涌入电影圈,票房数字变得愈加华丽似乎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比如说,首日票房是一定要冲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影片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及口碑;再比如,大量卖9.9元的低价票,这个价格片方是赚不到钱的,但对于冲票房效果很不错,因而能看到很多电影效仿这一做法。

  谈到《叶问3》,娜娜认为,该片受到热议和其从筹备到上映始终与资本紧密结合有关。由于其背后的上海快鹿在发行上也采取了不同以往的“互联金融”方式,也就是说,绝不是简单的和《港囧》、《捉妖记》等类似的“刷票房”,《叶问3》的资本运作显然走得更为怪异,偏离了文经结合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叶问3》片方对影片全周期的金融“运作”早就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议论,娜娜从发行渠道了解到,影片上映前,其就与全国的1000个影厅达成合作,买断一个月的票房,每个厅的成本在20万至30万元之间,单以这笔开销算,就高达3亿元。

  投入那么多,片方如何盈利?显然片方的账不是这么算的,票房高,股价才能高,这或许才是醉翁之意的真正所在。娜娜对《叶问3》的制作水准评价不差,但她认为,片方这种极端的运营方式可能反而会伤害影片本身,“电影毕竟是艺术产品而非金融产品”。

  和其他高票房影片与不少上市公司捆绑一样,上海快鹿相关的上市公司也早已渗透票房权益。挂在快鹿官上的新闻稿这样表述:“上海快鹿投资集团目前是港股上市公司十方控股、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公告显示,目前十方控股已向上海合禾影视收购《叶问3》中国大陆票房净收入的55%。神开股份也公告称成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并将通过该片未来票房收益分配获取投资利润。”

  上市公司与票房直接产生关联,不难联想,片方的如意算盘应是高票房带来的股价刺激。票房好成绩,是相关上市公司拉升股价的绝对好题材。相对炒作股价的暴利,自掏腰包刷票房那还是十分划得来的事情。

  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娜娜在看到中国电影票房节节突破的时候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种玩法对电影行业杀伤力很大,就像平衡的生态圈中出现‘外来物种’,对食物链的破坏可能是毁灭性的。”当更多从业者倾向于多花工夫在“金融炼金术”而不是修炼影片内功上时,国内电影产业的未来是否会被资本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