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观点聚焦】施俊玲谈特色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6-08-02

QQ截图20160802160530.jpg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位示意图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这个目录涵盖了所有西部12省、区、市的特色文化产业,2014年开始实施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规划》所涉及的地区,沿着历史所形成的纵跨陕西、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七省区的民族迁徙大通道发展文化产业,让这个文化积淀带转化文化产业带,发挥其育民、乐民、富民的作用。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产业的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纳入发展规划、制定相应政策、发掘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中央财政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去年开始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从2014年开始,真金白银支持了数十个项目,大大提振了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可以预计,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因而我认为,在之前的发展基础上,未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深入研究特色文化现状、特点、资源禀赋和市场调整,研究结构性的问题,不断调整充实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内容。要注意改革GDP至上的情结,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从规模导向转向结构导向,以其实现提质升级。需求与供给均衡发展,借助文化市场的优势构建新型产业结构、培育结构性竞争力,创造结构性效益,要从供给侧改革研究特色文化消费规律,要思考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配置文化资源,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特色文化供给侧结构布局。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特色更多的是民族的东西;


二是要努力实现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加快实现品牌化发展。特色文化加速发展需求也在加快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供给要跟上,这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做强、做大。因此,第一要提供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供给;第二要提供潜在的消费市场的供给;第三要满足新兴市场的供给;第四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供给。总之,随着产业的全面发展,体现的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实力,要确实研究和把握本地区的特色优势,下工夫抓好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促进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


三是实施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特色文化产业的阶段要求是产业集群,集群本身就是一种特色。集聚有两种模式,一是纵向型。围绕成长起来的特色文化产业,众多上游、中间、下游企业集聚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拉动整个产业全面发展。二是横向集聚,即同类企业、产品集聚,形成专业化生产、供给和销售平台,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我们的企业都太弱小了,要提高产品集中度,这样的集聚一定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提升经济竞争力,形成经济增长极,不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将增强市场机制、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最终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