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从传统木构意识到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07

    打造“杭州设计”系列报道·青年结构师日本学习日记8

    本次杭州市青年结构师赴日考察之旅中,充分体验日本建筑与结构魅力的同时,感触最深的便是日本建筑文化中观念和结构相结合的形态之美。从古至今,建筑与结构技术一体化是日本建筑不可或缺的特征,特别是木结构享有全球美誉。我们通过学习,从中了解其木结构的发展与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木结构健康、稳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现今仍留有很多非常出色的木结构建筑。比如,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清水寺为栋梁式寺院,正殿宽19米,进深16米,大殿前为悬空的“舞台”,又叫“清水舞台”,由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梁、柱、檩等主体结构,全部用木材构架,且未用一根钉子,这在习惯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师眼中,简直就是一座建筑奇迹!这样像魔法似的仅用木头,就搭建起一座如此宏伟的建筑,震撼之余,也激起了我们结构师对木构意识、文化的探讨和深思。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如此多的国宝级木结构古建筑能经历千年而得以完美留存,不可或缺的骨干性就是强大的结构抗震意识,而这也恰恰是利用了木结构特殊榫卯节点具有的优越变形性能。

    作为古建筑精髓的榫卯结构,各个构件之间的节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不需要一根钉子,就能造出异常坚固,传承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房子。可以说,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无不凝结着几千年木构传统文化的精粹。所谓榫卯连接,便是将梁端做成榫头形式,将柱身做成卯口形式,将榫头插入卯口中,从而形成一种凹凸结合的特殊连接体系。究其抗震机理,榫卯连接方式可在承受较大荷载的同时,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发挥其“柔性”连接特征,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变形吸收地震能量,使整个结构的抗侧移刚度降低,从而有效地减轻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由此可见,木结构古建筑,除了拥有杰出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外,还具备优秀的抗震性能科学研究价值。

    近年来,随着工程木材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木结构研发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谐观在建筑文化领域的渗透,我国木结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基于木结构建筑及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青年结构师应勇于担当,充分吸取现代科技的技术和手段,努力做到传承精髓、古今交融,真正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发展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