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你想亲自画一笔“嗅里乾坤”吗?

发布时间:2016-10-26

丁以婕 摄

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有这样一个段落,说的是晴雯感冒中替闯祸胚宝玉连夜缝补雀金裘,于是发展成了重感冒。这时候,按照剧情设定,太医的药方和多喝热水就要不管用了。于是,宝玉便命丫鬟拿出了鼻烟,给了晴雯一剂痛快的偏方。

《红楼梦》的创作时代正是鼻烟盛行之时,中间还经历了雍正帝为鼻烟取名之事。在鼻烟初来中国时,有音译名“士拿乎”、“士那富”、“西腊”、“布露辉卢”、“科伦士拿乎”等。雍正帝觉得反正得用鼻子吸,那就给它起个言简意赅的中文名,便于日常称呼。于是“士拿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鼻烟。

说了这么一段往事,就是想给读者们周末提供一个好玩的去处——参加南宋官窑博物馆“嗅里乾坤——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展”的特别活动,自己也来画一笔“壶中的乾坤”。

没有几个上等的鼻烟壶傍身

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应酬

鼻烟,是用香味较好的烟叶,晒干后加入药材或香料并研磨成粉,装入密封容器,经一定时间的发酵与陈化后,用来吸闻的。最早是,1503年西班牙修道士在北美洲发现的,随后,吸闻鼻烟的风潮席卷了欧洲各国的皇宫贵族,在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由意大利传入中国。

早期的鼻烟均从国外进口,奇货可居,只在皇亲国戚间流传。后来攻克制作技术后,鼻烟在清中晚期普及于民间。当吸闻鼻烟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达官贵人们的虚荣心又开始作祟:同样是吸鼻烟,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辨识出自己卓尔不群的地位,看起来又低调又奢靡呢?

就这样,鼻烟壶的工艺大爆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开始。这小小的玩意儿,握在手中不过一掌,却用到了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还运用了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诸多技法。

在清朝,一个精美的鼻烟壶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可以成为打通读书人仕途的敲门砖,送亲戚朋友有面子,送老师领导有分量。在家赏玩,出门攀比,没有几个上等的鼻烟壶傍身,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应酬。

时至今日,吸闻鼻烟的习惯逐渐在历史中沉淀下来,可鼻烟壶依旧是收藏爱好者们的心头好,附带其本身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更是很有说道。


来现场体验

晴雯妹妹连打五六个喷嚏的畅快

这次“嗅里乾坤”共展出120余件来自武汉博物馆的珍贵鼻烟壶。其中,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作品,材质品类丰富,造型多样。

这些宝贝按照制作材料分成了华光溢彩(玻璃鼻烟壶)、窑火幻化(陶瓷鼻烟壶)、山岳集精(玉石鼻烟壶)、包罗万象(多材质鼻烟壶)四个篇章。再辅以鼻烟的流传、鼻烟壶的兴盛与发展以及鼻烟对古人的影响等详细生动的介绍,使这件已经离日常生活远去的物件,又带着它背后生动的故事和悠久的历史,翩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一直侧重瓷器方面知识普及的南宋官窑博物馆,为何要引进一场有关鼻烟壶的展览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解释,鼻烟壶作为专题展览很少在地方博物馆单独展出,但对很多第一次接触鼻烟壶的南方人来说,这一定会是一个新奇且特别的领域。

为了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鼻烟文化,博物馆还搜罗了各种口味的鼻烟供大家体验。观众们,还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晴雯妹妹那种连打五六个喷嚏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