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书香飘进医院 阅读抚慰心灵

发布时间:2016-03-08

晓风书屋牵手省人民医院

医院书店里阅读的背影。

城市最美的风景之一,是公共场所处处可见阅读的背影,在公园里,地铁上,车站口。或许,今后还多了一个地方——医院。

杭州开了先河。有20年历史的杭州晓风书屋牵手浙江省人民医院,在该院住院大楼一层开出一间80平方米的实体书店,这在省内医院尚属首次。在医院出现这样一间抚慰人心的书店,吸引了不少输液病人频频光顾。据了解,试营业以来,书店营业额不算高,但读者的留言却已有厚厚3本,里面写满了惊喜、意外、感动。

意外的不仅是患者,还有晓风书屋老板姜爱军。他对记者讲述了很多医院书店发生的故事,还有晓风书屋的下一步打算:希望和全省更多的医院合作,甚至是跟着大医院一起下沉去基层,而第二家医院书店或将落户省肿瘤医院。

书香,医院里栖居精神

从书店经营的角度考虑,一开始,姜爱军是不想在医院开书店的。

“在利润微薄的现状下,每多开一家店都要非常谨慎。”姜爱军坦言,他婉拒过不少单位的邀请,房租和人力成本是主要问题。而在当时看来,医院是一个看病的地方,“阅读消费一般要带着愉悦的心情完成,生了病的人哪有心情看书呢?”

不过,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并不这么认为:“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生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医院,正常生活也要继续下去,不仅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这也是构建医院文化的需要。”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这家医院在全省同行中率先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引进超市、星巴克等配套服务,在所有病区设立洗衣房,为病人提供免费洗衣干衣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病人及家属的日常生活。

经过一番考察,省人民医院向晓风书屋发出邀请。这样的理念,对一直坚守人文情怀的晓风书屋而言很有启发,姜爱军说:“在书店的价值定位上,双方的理念是一致的。”

那就试一试。经过将近半年的洽谈,最终定下方案:由院方提供场地,并按照书店设计稿完成装修,这两项均向书店免费;书店给予医院医护员工一定购书折扣,并定期举办人文讲座丰富员工生活。

在晓风书屋的12家连锁店中,医院店创造了很多第一次:在国内书店业,实体书店第一次开进医院;第一次装修风格采用了全木制藤制家具,不用一个沙发一件布艺,以保证卫生整洁;全年无休且每天从早晨8时营业至晚上9时,完全按照医院的工作时间来……

阅读,就感觉不到痛了

3月6日星期天的早晨,记者来到省人民医院晓风书屋医院店,全透明落地玻璃窗,人文社科、历史古籍等不同类别的图书分架摆放;畅销新书桌旁,有顾客在翻阅,奶白色的台灯灯光淡淡地洒在新书封面,温柔又安静。右前方,一排儿童绘本读物,有妈妈陪着孩子讲故事,看得出,孩子生病了,但安静地听着。一列高脚椅处,一对情侣正在等化验结果,手上各自捧着一本书。

这家书店每天有数千乃至上万的人流量,他们都与“病”字有关。店员吴阿青每天都会好奇地观察,比如医生,大多会在数小时的手术结束后,来这里买几本书,静静地坐一会儿,有时他们还会将放学了无人照顾的孩子放在这里看书,然后继续忙工作去,为此吴阿青特地建了一个书店群,随时告知孩子的状态让他们放心;比如陪护家属,他们喜欢购买轻松愉悦的游记类和人生哲理类书籍,能够帮助调适心理;比如儿童,他们喜欢边输液边看书,似乎这样就感觉不到痛了,为这书店还特意搬来输液架。“在这里,似乎更能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医院里的书店就像一座黄金屋,每个人来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安顿。”吴阿青告诉记者。

这些阅读的背影,也激励着经营书店的人们。大家并不知道,这家医院店的两位店员都是外地人,住的地方离书店很远。玲子住城北,每天过来坐公交车要一个小时;吴阿青住在靠近余杭闲林,每趟要转两次公交车,至少两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每天清晨6点要从家里出发。

苦中也有乐的时候。一次,一位来这里看病的长者在书店里兴之所至写下墨宝,并向吴阿青赠诗一首。后来她才知道,这位长者是一位艺术家。而对姜爱军来说,来自病人们的阅读热情让他感动,书店有理由走进更多医院,给更多人群送去人文情怀。

传递,更多书店进医院

“实体书店走进医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创新。”姜爱军说,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医院店的销售额处于中等水平,但近两个月有不断上升趋势,“只要不亏本,医院店会一直‘养’下去,我相信也会慢慢‘养’得更好。”

姜爱军也根据医院人流情况进行图书品种的调整。开店之初,他认为这里的人群会更爱看杂志,但事实证明,童书绘本最受欢迎;开店之初,除了一些医疗养生类读物,他尽可能多地上架艺术人文类书籍,不过病人和家属对人文时政热点、名人回忆录似乎更感兴趣;更重要的是,相比图书,他们更喜欢那些出自书店品牌、能够表达美学观点的文创产品。

对于省人民医院店,姜爱军将它视为医院书店1.0版。接下来他会做更多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比如邀请大学老师做跨界讲座,为这个区域的读者做定制书单;在书店门口开小型展览,体验更多美学服务等。

姜爱军表示,晓风书屋争取在更多医院开分店,“甚至可以跟随大医院一起下沉去基层,开到县级医院去。”那时,医院书店走的将是管理输出的模式,尝试做2.0版、3.0版,结合不同医院的特色,尝试文化元素更人性化,互动体验更丰富,不同群体的空间归属感更强烈些,比如设置特定上区域、同步数字阅读等,“可以想象,能在身心遭遇疼痛时寻找到一处精神栖息的地方,是一件多好的事。”

> 读者留言

晓风书屋医院店的书桌上放着3个大笔记本,读者留言很多,有文字,有漫画,有拼音。有人写着惊喜:“医院楼下还有家书店真神奇,好像遇到一件不知所措的事,祝福自己。”“来到医院,忙完之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这里。谢谢让我满足了空暇时间最好的精神食粮。”有人写着祝福:“第二次住院化疗,愿好。抄一段黄庭坚《寄黄几复》的诗句勉励自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有人写着暗恋:“静坐在晓风书屋里,想着你就在这里。穿白大褂的你,与病人耐心交流的你,忙碌写病历的你……即使不曾相见,心里亦会涌起丝丝甜蜜,感谢命运让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虽然有缘无分,我仍感激”……

人生各种心事,在遇见书店时,仿佛书山有径,得到片刻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