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浙江杭州编制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2018-09-04

  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拥有丰富的遗产资源。近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情况报告。

  “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对其保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翁文杰介绍,2009年编制的《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规划》中遗产河道包括京杭大运河(大麻至三堡)、支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贴沙河、东河等)、上塘河和浙东运河,全长385.5公里。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后,明确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河道为110公里。由于2014年申遗成功明确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范围与原保护规划所指遗产范围不一致,为保持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对2009年《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进一步深化完善。

  “我们要在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翁文杰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批示精神,本轮规划积极统筹好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遗产保护的宏观要求落实到大运河(杭州段)的11个遗产点段及110公里的沿线用地空间,实现了保护、城乡规划、国土、港航、水利、防洪、水环境、旅游等多规划融合,对遗产景观风貌控制与提升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保证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同时,在开展“大运河(杭州段)与城市(影响区域)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等八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区、缓冲区分要素、分类、分段、分级管理要求。比如,将大运河(杭州段)各遗产点段分水工遗存、附属遗存、相关遗产进行分要素保护管理;将大运河(杭州段)划分为现代城镇段、历史城镇段、郊野村庄段、自然生态段进行分段管理;将遗产区分为一类遗产区、二类遗产区、三类遗产区进行分类管理,更加突出了大运河(杭州段)保护重点,明确了“保什么”和“怎么保”。

  “保护规划要更加突出文化内涵,将文化传承与保护规划相结合,处理好文物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水与岸的关系、商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这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杭州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有关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