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 银行“力挺”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18-08-24

这个夏天,暑期档电影市场票房水涨船高,《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先后上映,引发观影热潮。电视剧方面,《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清朝宫斗剧正面“开战”,凭实力“吸粉”。事实上,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都离不开银行信贷金融的“力挺”。金融“情牵”文化产业,助力文化产业开花结果。仅去年一年,贷款余额就超过了7000亿元。

数字背后

金融触碰文化遇瓶颈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首次发布专题研究成果《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末,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7260.12亿元,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13年以来,21家主要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平均增长率为16.67%。

文化产业涵盖多个子行业,普遍具有轻资产、规模小、高风险、抵质押难的特点,较难达到银行传统的信贷评判标准,且商业模式迭代更新迅速,使得文化产业与银行之间横亘了一条河流。与此同时,文化金融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军这块业务,从传统的影视传媒,到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这些文化产业,都有了银行信贷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亟待解决一些问题,包括如何推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是破解当前银行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瓶颈最重要的手段。

独辟蹊径

创新产品与服务

逆流而上,不少银行独辟蹊径,深入文化产业信贷这门课题。

杭州银行是其中一家以文化产业信贷为特色业务的银行。《人民的名义》早在筹拍融资时,不少投资方因为担心风险,谈妥后又跑了。作为该剧第一大投资方的嘉会文化,成立时间不久,无历史作品成绩,按照银行传统的信贷评判标准,要达到信贷门槛可谓难上加难。杭州银行的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在营销中接触到这个项目时,通过多次深入沟通、全面分析、认可,最终给予企业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支持。

在调查的111家银行中,有58家银行针对文化企业创新了服务模式,占比52.25%,如杭州联合银行专门打造了文创金融服务中心。

而在打造特色信贷产品方面,有45家银行针对文化产业开发了创新信贷产品,占比40.54%。如北京银行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创企业,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初创型企业可选择“创业贷”“文创信保贷”“文创普惠贷”等产品;成长型企业,可选择版权质押的“软件贷”“智权贷”等产品;成熟型企业,更可享受一揽子综合金融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