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商务部:服务贸易已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16-05-23

  5月23日,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国际服务贸易司邱立新司长,北京市商务委闫立刚出席并就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第四届京交会的特色和筹备情况做了详细发言。邱立新表示,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的综合效益愈加显著,并已经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出口、带动就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邱立新现场简单介绍了我国“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成效,指出“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贸易规模快速扩大。2010年—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3624亿美元增长至7130亿美元,年均增长14.5%,为同期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速的2倍。其中服务出口从1702亿美元增至2882亿美元,年均增长11.1%,服务进口从1922亿美元增至424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外贸和世界服务进出口中的比重实现了“双提升”。其中外贸占比从10.9%增加至15.4%,全球的占比由5.1%增至7.7%,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排名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

 

  第二,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出口的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迅速,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了1.3个百分点。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比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广告、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7.1%、43.9%、64.9%,占比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第三,区域发展差距缩小。201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进出口占到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4.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服务进出口占比为85.8%,我国重点战略布局区域服务贸易增势良好,“十二五”期间占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量约四成的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服务进出口额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77.1%、64.6%、133.1%。总体来看,我国东中西部服务贸易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第四,国别结构持续优化。2010-2015年,香港、日本等传统市场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步下降,分别从25.7%和8.1%下降到17.2%和5.7%,而美国、欧盟和东盟比重在逐步攀升,分别从8.2%、11.6%和7.4%提升到15.1%、13.9%和7.7%。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国别已经达到197个,比“十一五”末又增加了29个。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的执行额是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

 

  第五,促进体系日趋完善。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务实工作,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了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启动了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加快服务贸易的立法研究,制定并完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二是完善支持政策。国务院出台了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文化贸易等三个文件,商务部制定了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会同相关部门从财税、金融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扶持政策。三是拓展促进平台,初步形成了以京交会为龙头的服务贸易会展格局,积极开展服务贸易的多双边交流,与主要服务贸易伙伴国签署服务贸易的合作备忘录,开展双边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