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VI系统”:动漫授权业的规矩

发布时间:2016-06-27

  2003年,因为涉足玩具行业,我首次接触了动漫授权——获得日本特摄片《奥特曼》的毛绒产品授权,在国内开发并销售奥特曼的毛绒玩具商品。当年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玩具市场一番横冲直撞,虽未取得完美结果,但项目算是顺利完成。此后的职业生涯,套用一句话则是“一入动漫深似海”:先后经历了玩具区域销售企业、动画公司、品牌代理公司、玩具全国销售企业等,体验到工厂、销售企业、品牌公司的种种不易,从玩具销售做到原创动漫和国际动漫玩具授权再到如今的互联玩具。

 

  在这些年的从业经历中,我对国内原创动漫品牌的发展成长有一个很突出的印象:心态急躁。

 

  自从蓝猫通过特许经营授权的方式赚了中国原创动漫品牌授权的第一桶金之后,国内原创动漫授权市场开始热闹起来,但是,“成也蓝猫、败也蓝猫”——当年由于政府对原创动漫的各种优惠加上原创动画作品的匮乏,使低成本制作的蓝猫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可惜,竭泽而渔的商业模式虽然迅速建立起蓝猫品牌影响力,但不到两年就轰然倒塌,后来多次试图重塑蓝猫品牌,均未成功。

 

  在急躁的心态和经营方式之下,国内动漫授权业长期处于一种“没有规矩”的状态中。这里的“规矩”不是指授权行业的行规,而是指授权品牌的VI系统(注:VI是Visual Identity的缩写,即视觉识别系统,它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还记得当年在做奥特曼授权时,虽是引进品牌,但也没有完善的授权VI系统,甚至连最基础色系都没有,后来才知道,他们之前的一些授权商品基本靠眼睛来察看、确定商品颜色和指定颜色的差别。

 

  国际大品牌的VI系统相对成熟、稳定,尤其是迪士尼的VI设计指导,更是行业内设计师梦寐以求的对象。不少中国动漫设计师是在接触迪士尼的VI系统之后,才逐步意识到VI对于一个动漫品牌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建立国内原创动漫品牌的VI体系。

 

  但是,有些动漫品牌有了自己的VI系统后,对于被授权企业商品设计的管理过于严格,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品牌方提供的VI设计指导来设计商品,这使被授权商只能沿用该品牌的VI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导致产品对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不够。为什么出现这种“错位”?因为品牌的VI设计师不可能熟悉全品类授权产品的设计需求,更何况有些VI系统设计指导是设计师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限制了被授权企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因为对动漫品牌内涵的理解不同、对于动漫VI系统的理解不同,很多国内原创动漫企业起初无法接受整套VI系统的设计费用,但随着品牌授权品类越来越多,一些动漫企业也渐渐意识到——VI系统是动漫品牌商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虽然国产原创动漫VI系统整体上跟国际品牌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时间可以弥补经验欠缺导致的不足。

 

  随着国内动漫品牌越来越成熟,跟商业的结合也越来越多,对VI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VI系统和商品的结合,个人觉得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二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规矩是指VI系统要规范授权商品最基础的设计元素,说明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立好标准,有规可循,才有可能让所有授权商品设计都体现出品牌方的核心理念;“尽信书不如无书”则是指利用VI系统的素材应不拘一格,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设计。这二者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互支撑。

 

  仅仅10余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商业化从零起步直至几百亿元的规模,飞速的成长也带来太多不稳定性,比如,对动漫品牌的商业价值无限夸大,造成整个行业泡沫浮泛。好在近几年,大家对动漫品牌授权的认识趋于理性,渐步入精心耕耘的发展阶段。

 

  动漫人的十年,是一个个从业者的一段段人生履历;动漫业的十年,是这个行业成长繁荣的历史进程。一己之力当然不足以推动行业发展,而众人之力则能在行业发展历程中留下印记,期待我们的动漫品牌能够借鉴国际动漫品牌的运营经验,耐心做好基础工作,做好品牌发展规划,让原创动漫品牌借授权之力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作者系动漫授权资深从业者、《动漫蓝皮书》撰稿人、《中外玩具制造》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