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走出草原的内蒙古民族动漫

发布时间:2016-08-05

  我国动画艺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充分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并不断融合与创新,创作出《山水情》《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大量经典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作品风格迥异,包含了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多种动画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水墨动画为我国独创。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内蒙古民族动漫立足于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取材于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融合民族文化,创作出《江格尔》《苏和的白马》《少年铁木真》《嘎达梅林》《草原豆思》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编者

 

  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以3D动画电影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时,获得业界和观众的双口碑。民族题材原创动画电影《琴魂》根据马头琴的传说《苏和的白马》改编,极具民族特色。动漫作品《巴拉根仓的故事》来源于蒙古族民间传说……近年来,内蒙古民族动漫寻根古老、独特、深厚的草原文化,呈现出内蒙古特有的文化氛围。

 

  民族动漫如何继续发挥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摆在每一位致力于创作和推广民族动漫从业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融合民族文化

 

  内蒙古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深刻文化内涵,成为内蒙古民族动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不竭的创作源泉。自古以来产生无数优秀的民族地方特色文化艺术,为发展民族动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辽阔的草原、飞驰的骏马、健硕的蒙古族搏克手……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在动画电影《勇士》中呈现出来。《勇士》取材于蒙古族民间传说,讲述了发生在科尔沁草原的故事:美丽的少女乌日汗几乎葬身于奔马怒蹄之下,千钧一发之际,一位陌生的青年巴特尔勇敢地保护了她。乌日汗从此芳心暗许,但是,谁又能想到,巴特尔竟然是一心来向自己父亲索命的仇人……《勇士》的制作采用传统手绘和三维动画相结合的方式,精彩的故事,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中国动画流畅的线条,创新的三维技术,使影片具有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江格尔》是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和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列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内容主要讲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6千名勇士战胜妖魔鬼怪,建立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和严寒,甚至没有死亡的理想之国——宝木巴,表达人类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以《江格尔》为原型的英雄史诗动画电影和电视剧先后与观众见面。动画片中浓浓的草原风情和民族特色,让观众大饱眼福。

 

  动漫作品《草原豆思》将蒙古族传统艺术马头琴、呼麦等融入其中,配以逼真细腻的人物造型及宽阔宏大的场景,展现出美丽富饶的大草原。

 

  民族动漫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民族技法等,更多地体现了风格化效果。由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和呼和浩特市额德传媒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电影《琴魂》,从故事情节的描述、场景设计、形象设计,到音乐制作等都散发着浓郁的草原风情和民族风格,展现了马头琴、蒙古族服饰和草原风光等,不仅赢得业界口碑,还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动漫产业作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年内蒙古动漫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赤峰等地成为内蒙古动漫产业的重要生产创作基地,推出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在国内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动漫产品的整体质量、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不断增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内蒙古动漫卡通协会会长包白龙说,一部好的民族动漫作品应该把时代特点、民族风格很好地融进动画的创作之中,无论是造型、色彩、声音、服饰,还是叙事,都应融入民族文化。内蒙古有许多经典故事和民间传说,还有独有的长调、呼麦、马头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内蒙古民族动漫在中国动漫产业格局中独树一帜。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动漫品牌之魂。如何能合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并结合大众以及时代的审美需求,并使之转化成观众所喜爱的艺术形象,是当下动漫产业需要努力的方向。

 

  产业力求突围

 

  动漫产业作为新型产业,在全国各地都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时代,民族动漫除了要是个好看的作品,还必须是个好卖的产品。鄂尔多斯天风动漫公司“大角牛”卡通形象获得了中国十大卡通形象的荣誉。以“大角牛”为品牌的儿童教育产品,包括动画版图书、音像、书包、挂件、镜框、文化衫等衍生产品已走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蒙古语动漫教学资源库的发展和蒙古族资源库站的建立。市场上各种动漫歌曲很多,但用蒙古语演绎的动漫儿歌、民歌、寓言故事非常少,市场需求很大。该公司制作的数学、语言等各种类型的蒙古语动画课件,已被许多幼儿园应用。“草原豆思”企业也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开发了“草原豆思”书包、玩具、光碟等系列衍生产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据业内人士讲解,一部动漫产品的创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前期都是光投入不赚钱。很多企业由于资金、人才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正在制作的动画片暂时搁置。动画创作也是非常辛苦的,一部好的作品制作周期长达好几年。一个三四分钟的动画片,需要分割成多个镜头,而这些镜头又要分成无数张图。剧本改编、分镜头处理、人物设定、场景创作、动画合成样样不能马虎,而后期的色彩调配、音频制作、剪辑也同样纷繁复杂,需要大量优秀动漫人才的参与和技术支持。

 

  虽然近年我区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一批动漫企业崭露头角,但是,这样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动漫市场的需求,与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本土民族动漫产业力谋突围。

 

  我区已注册的动漫企业有200余家,真正持续做动漫,与国内其他地区不相上下的企业有内蒙古草原豆思动漫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鄂尔多斯天风动漫公司等,这都是内蒙古比较优秀的动画产业公司。他们创作的民族动漫作品及其品牌,为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并屡获殊荣。

 

  挖掘草原文化资源,彰显草原动漫魅力,一直是我区动漫企业所秉承的原则。内蒙古民族动漫是对我国北方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以动漫特有的艺术手段加以表现的形式。内蒙古民族动漫的发展,首先是理念上的突破,主题化的突出。优势资源的集聚,需要打破封闭的产业模式,需要进行合理的产业整合,更需要规模化的发展。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区正在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采取贷款贴息和项目补助两种支持方式。各盟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意见,从市场准入、财政、投融资、土地、税收、人才、奖励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动漫产业在内的综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内蒙古民族动漫发展将以挖掘、整理、研究、创作民族文化为重点,以展示草原文化为特色,使内蒙古民族动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国老一代动画艺术家广泛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研究和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作品。《鹿铃》《山水情》等,借用中国画写意花鸟、山水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从古代寺观壁画中获得灵感;《渔童》《金色的海螺》《牛冤》等,采用皮影、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南郭先生》《火童》等,融合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元素;《三个和尚》《骄傲的将军》《医生与皇帝》,结合了中国戏曲的表现方法……这些动画作品植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大多带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符号。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蒙古族古老的传说、历史典故,以及英雄故事等为题材,创作了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猎人海力布》《奇异的蒙古马》《马头琴的传说》等,展现了浓郁的草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