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动漫产业振兴不能缺少慢功夫 亟需完善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7-11-22

  “终于有一部全景取自于重庆的动漫了,真自豪!”“山城重庆在动漫中的形象简直美哭,比照片还真实!”11月9日,全景取自于重庆的国产动漫《我是江小白》在各大视频站正式上线,友好评如潮。

 

  该动漫首开城市形象实景二次元动画之先河,但制作团队是来自武汉的公司,而非重庆本土公司,也令重庆动漫界产生很大触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动漫界,“东有杭州,西有重庆”的格局早已被业界熟知。重庆出品的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曾创造过三天过亿、十天近5亿元的票房成绩,大有超越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2》所创下的6.17亿元票房纪录的势头。这样的佳绩,一度让国人看到了国产动画雄起的曙光。

 

  但近年来,重庆动漫作品却乏善可陈,沉寂起来。

 

  动漫基地没动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动漫产业起步于2004年,当时全市动漫游戏企业还不足10家。而到2009年,全市出品动画分钟数达到最高峰5267分钟,重庆也成功入选了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生产十大城市。一度领跑西部动漫产业达11年之久,而后原创动画产量呈逐渐衰微之势。到2015年,该市原创动画仅有一部《波波熊猫吉吉虎》。随着动漫数量的减少,重庆的几个有名动漫基地也显得十分萧条。

 

  “很多动漫企业都走了,就连曾经的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也已人去楼空。”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炼红告诉记者,早些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动漫企业,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动漫基地。后来政策没能持续,动漫企业难以生存下去就离开了。

 

  张炼红被重庆动漫界公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公司也是西部最大的动漫企业。在动漫领域摸爬滚打十多年的张炼红,谈起动漫却一脸的郁闷。

 

  “不管是做Flash、2D还是3D动画,卖给电视台每分钟只有几十元,但一部好的动画片成本就在千万元以上。成本与回报不成正比,动漫企业无法生存。”张炼红告诉记者,有的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花两三年做好一部动漫后,卖出去的收益还不及成本的十分之一,很多老板甚至要靠卖房卖车来还贷款。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张炼红有相似经历的十分普遍。重庆漫想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之前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制作的一部动漫,成本高达600万元,但卖给电视台只收回120万元,其余的钱就等于是亏了。再加上政策扶持没有继续,公司只好离开‘水星重庆动漫基地’,在其他业务上谋求发展。”

 

  记者了解到,重庆前几年涌现的不少“动漫基地”,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动漫基地的萧条,也直接反映了动漫作品和动漫企业的式微。“重庆动漫产业发展以2009年为标志,当年出品动画分钟数达到5267分钟,此后重庆原创动画逐年减产,2010年原创动画分钟数为4805分钟,近几年的原创动画作品只有个位数。”重庆市动漫协会秘书长刘兴说。

 

  人才流失渐成困局

 

  原创动漫制作周期长,从市场调研到人设剧本,再到外包制作,走完所有环节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但许多企业在外包制作时,都要采用技术外包。

 

  而这一环节成本颇高,为什么不自主制作呢?重庆必然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市内人才缺乏所致。“虽然重庆市内的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多家高校都有动漫专业,可人才大多都流向了北上广,重庆动漫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重庆动漫人才缺到何种程度?据了解,上述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已供不应求,不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被动漫公司请去打工。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导演朱珂说,虽然目前该公司漫画团队已有近100人,但对很多业务仍感觉有心无力,“最起码还缺100人,高端人才更缺。”

 

  “重庆动漫产业目前有几类人才急缺,包括二维三维动画制作、动画产品设计、络和手机游戏开发等。”重庆动漫负责人陈渝说,“其中,具有上岗实作能力的高端动漫设计制作人员最为短缺。”

 

  “流动性过大是重庆动漫产业人才紧缺的一大推手,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外动画外包业务最初集中在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为当地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动画制作人员。”重庆邮电大学教授雍晴认为,重庆作为二次,甚至三次分包地,业务量十分有限,使得一线动画制作人员的数量、质量都远逊于上述地区。

 

  “北上广动画游戏产业发达,每年出品动画游戏多,工资待遇又好。有才干的年轻人自然会往那个地方走。”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周宗凯则表示,单纯地克隆动漫产业基地并不能为动漫产业带来长足发展。

 

  亟需完善产业链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动漫游戏、周边玩具、图书、服装等衍生品市场产值达到了380亿元左右,2016年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约为450亿元,是播映市场的1.5倍,并以每年约20%的高增长率攀升,其中动漫玩具占据了衍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重庆动漫如何打破困局?重庆市文化委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动漫产业做大做强,还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是“生产-播出-衍生品开发-衍生品销售-收益-再生产”,但目前重庆本土的动漫企业大多只参与了“生产”、“播出”环节,产业链下游问津者不多。

 

  “国内动漫缺乏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动漫产业盈利并不在于片子本身,而在于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以日本漫画为例,《哆啦A梦》在近10年后才赚钱,前期都是在做品牌、培养受众。”周宗凯向记者分析说,“线下经营是凸显IP价值的重中之重,一般会在漫画的基础上,改编成动画、电影或者电视剧,还有其他的产出,如游戏化、周边化等。需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有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市场。”

 

  事实上,重庆动漫企业已经在打造成熟的产业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特别是重庆本土的一批原创动漫制作公司,纷纷开始利用已有品牌资源,延伸产业链,策划打造动漫主题园区,深挖品牌价值。

 

  对于人才流失的困境,雍晴则表示校企合作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既可以给学生更多培训实践机会,也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漫制作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但是重庆中小动漫企业多并且分散,抱团做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规模化发展途径,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人才也可以合理流动。”

 

  此外,还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小动漫企业由于在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为人才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在未来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企业要尽快树立企业特色,探寻不同的产业盈利模式,增强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