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从两次“国务院报告”看全国文化产业十年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05

6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上一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是2010年4月28日,由文化部部长蔡武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时隔九年,文化产业有哪些新的变化?这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又透露怎样的新信息?未来文化产业将会走向何方?对比两次报告,答案跃然纸上。

01

文化产业的“亮丽成绩单”


十年磨一剑。走过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还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组数字,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轨迹”。


从总量上看,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为2.75%。而到了2017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7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3%,正向支柱产业迈进。我国已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第一大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从发展台阶上看,每一个万亿元的台阶,都是文化产业值得标注的里程碑:文化产业从无到有,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用了整整8年时间;此后,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加快发展,从一万亿元到2013年的两万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两万亿元到2016年的三万亿元,也只用了3年时间。


从发展区域上看,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省(区、市)已有13个,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超过3000亿元;现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的省市有4个,分别是北京(9.64%)、上海(6.79%)、浙江(6.19%)和广东(5.37%),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十年来,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清晰: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涵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络文化等领域,涉及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中央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职能部门。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前,在财政支持方面,中央财政刚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地对文化产业的省级财政投入约25亿元。十年后,中央和有条件的地方都已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金额超过600亿元。2013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75亿元,支持项目超过4000个。


十年前,只有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10多个省市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还在酝酿筹备中。而十年后的今天,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设立由省级财政出资或宣传文化单位发起、市场化运营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引导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二期已呼之欲出。


十年来,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发展。2019年5月最新发布的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主营收入4164亿元、净资产3636亿元、净利润456亿元,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主营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净利润首次突破450亿元大关,和十年前显然不在同一重量级上。


十年前,一个现象深深地刺痛了中国文化产业界人士,“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美元,不及国外一个著名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时至今日,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8.3%。演艺行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国际市场上,有《孔子》、《马可·波罗》等精品剧目的巡演和《吴哥的微笑》、《越南往事》等驻场演出;国内市场上,旅游演艺在五年内从187台增加到268台,增长了43%;旅游演艺观众人次从2789万人次增加到6821万人次,增长了145%;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128%,可谓“爆发式增长”。

02

文化产业的战略作用进一步凸显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保护主义逆风来袭,“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形成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发展的底气,而文化产业能激活文化消费的大市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时光回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于200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十年过去了,文化产业不负众望,顺应13亿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被激发。雒树刚在报告中高度评价文化产业的时代价值:“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2010年那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推动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这是发展的基础。那么这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更关注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更注重“文化+科技”的发展大势,通过促进创意设计服务与制造、建筑、信息、农业、体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在融合中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年发展的事实表明,文化产业正在融入国民经济的大局,扩大就业、服务民生的作用凸显:截至2018年底,全国文化企业共309.28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9%。2017年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138万人,较2004年的873.26万人增加了1.45倍。文化和旅游部门鼓励贫困地区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建设了一批具有富民效应和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例如,贵州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鼓励建设一批非遗保护性生产基地和体验展示街区,推动传统手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对比两次“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都强调文化产业的特殊价值,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也在逐渐深化:


十年前,文化产业发展强调,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十年后,现在的新发展理念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03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两次报告都直面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年的报告中指出五方面的问题:文化产业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投入、人才保障不完善;文化贸易逆差仍然较大,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盲目发展的苗头一定程度存在,规划、引导和调控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次报告中依然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企业实力偏弱;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有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政策和保障的问题;有的是发展中的新问题,比如创新和供给的问题;有的是“老大难”问题,还依然困绕着发展,比如实力弱、国际影响力不高的问题。


问题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虽然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无论是对内满足人民需求还是对外扩大文化影响力,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正视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就为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为未来指明了新的方向。下一步将从九个方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把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作为中心环节。三是增强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四是构建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五是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六是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七是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八是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九是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治保障。


这九个方面既要宏观的政策,又有微观的创作生产,堪称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工作手册”和“行动指南”。特别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内容导向和高质量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创作生产文化产品应突出思想内涵,发挥其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的功效,以优秀的文化产品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


这次报告将为“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报告专门提到立法工作,聚焦“促进什么”“怎么促进”两个核心问题,围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确定在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3个环节发力,在人才、科技、金融财税等方面予以扶持保障,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