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详细

重庆:“博物+创意”助力文旅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13

  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伴随《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一系列节目的热播,博物馆旅游迅速升温,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近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支持,重庆自然博物馆与重庆科技馆承办的“2018年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举办。与会嘉宾就如何整合社会力量,深挖博物馆文化资源,提高科普文创的创新开发和经营服务能力进行了深入交流。

  博物馆旅游升温

  据驴妈妈旅游发布的《2017—2018博物馆旅游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4873家,其中免费开放的有4246家,占87.1%。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参观,而一些需要付费的博物馆凭借高科技观览设备、有趣的展览内容也受到追捧。

  据上海市文物局博物馆管理处统计,2017年,上海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210.9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四川各博物馆也越来越受到游客关注,去年累计接待观众6748万人次。

  今年6月,全新打造的重庆建川博物馆开馆,该博物馆是利用抗战时期兵工生产洞洞体作为馆址设立的博物馆聚落,由8个主题博物馆构成。展陈包括60件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各类文物藏品,主要有抗战、兵工、民俗、红色年代等方面的近现代史料、物品。开馆仅3天,入园人数就达到1.8万人次,场面相当“火爆”。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表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各个主题的博物馆都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它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多元文化性和历史积淀。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旅游兴起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文化价值挖掘和相关产品的打造,才能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

  产品内容有新意

  本届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围绕“博物+?=文创”的主题,从文化创意产品的社会需求、创意来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文创产业目前的困境与对策,科普文化创意产品的类型、品牌战略、市场整合营销,新媒体对文创发展的影响以及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晓音分享了常州恐龙园在科普、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文化IP体系、场景、品牌及文创产品打造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他说,2007年,常州恐龙园确定了打造恐龙原创IP的发展道路,创作了《恐龙宝贝》系列动画片并在央视热播。与此同时,园区设计了多个以恐龙为原型的动漫形象,开发出多种相关文创产品,逐步形成了独创的“形象—内容—体验—衍生”的主题公园文化产业链发展模式。

  河北省科学技术馆人事部副部长王磊说:“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在旅游业中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在旅游领域,文化创意产品是丰富旅游体验和提升旅游档次的主要途径,人们渴望获得高科技、有创意、有文化的各类特色产品。”

  文创产品前景广

  目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5家单位先后被列为全国文化文物单位、全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与此同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开州博物馆、巫山博物馆等共同发起成立了重庆市文博创意产业联盟,共同打造重庆文博创意产品品牌,带动重庆文化创新及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欧阳辉认为,当今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复杂变革的时代,内涵式发展成为必然要求,文旅融合、文科融合成为新的方向。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博物馆基于自身属性和社会角色定位,理应重点关注上游环节工作,如挖掘和梳理馆藏资源,提取建筑、藏品等文化要素,注重保护版权、专利权,一旦形成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意资源,便可通过转让、授权、分享等方式与企业达成更为广泛的合作,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同时立足馆内文物、标本等,提取文化要素,进行多方资源链接,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意产品。

  例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上颇具新意,打造了花鸟画系列、狗年定制系列等文创产品,晴雨伞、抱枕套、笔记本、桌垫、帆布袋等实用性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重庆自然博物馆今年受邀赴德国法兰克福纸博会参展,参展的昆虫纸镇、《中国恐龙》邮票首日封、动物园系列产品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重庆地域文化,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重庆市版权局局长张洪斌表示,当前,重庆把握机遇谋发展,勇于创新求突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求全面、快速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程,将博物馆旅游和相关产业继续做大、做强。